您现在的位置: 首页» 推荐阅读

遇到没有学习动力的学生,老师们该怎么办?

发布日期:2016-12-10   阅读次数:

相信每一个老师都遇到过对学习没什么动力,每天“混日子”的学生,明知道他们这样下去不行,但是也没有什么特别有效的方法去教育与引导,只能看着他们浑浑噩噩,最后考一个很差的成绩。 

虽然现在也有很多人觉得,成绩只是一方面,不能以成绩论英雄,但是大概率上讲,有一个好成绩,更有希望收获一个无论物质、还是精神都更加丰富的人生。

 作为老师的我们,怎么会不希望自己教出的学生能考个好成绩,有个好人生?所以在这篇文章中,高老师来聊一聊“对付”这些学生,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一些“法则”。 

欲望法则 

很多不努力的学生并非是没有努力的基因,而是他们真的不明白自己为什么要那么努力的学习。从小生活富足、稳定的他们,大多数并不了解外面的世界,在自己的小天地里很容易自足。 

就像有些孩子那样,父母收入还不错,物质条件丰盈,就会有一种自己是个“富二代”的潜意识。在这种环境下,很多成年人都会有些懒散,更何况是孩子呢。 

这在心理学上被称为“舒适区”,每个人都有陷入“舒适区”的可能,日复一日的生活,很容易让我们故步自封。 

说到这里你可能明白要怎么做了,没错,就是激发学生的欲望。有些学生不努力,对学习没有兴趣,很重要的原因就是,没有欲望。 

人不能被欲望支配着而活着,但是我们也都不是老庄,在没有大彻大悟的情况下说什么“无欲无求”反倒是浅薄了。承认欲望的存在、正视欲望的导向价值,虽然看起来似乎是功利化了一些,但是在千军万马过独木桥的中高考中似乎是不能避免的。没有欲望,目标就是空谈,没有任何价值。 

如何激发欲望呢?比较有效和常见有环境置换法,比如通过与家长配合,让学生到外边的世界走走,到清北复交这样的名校感受一下氛围(是不是很眼熟,像游学夏令营,没错,一个道理),来让学生明白外边的世界是很精彩的,只有努力学习才能跳出井口,不做井底之蛙。 

当然,单单是正面的刺激有时候是不够的,还可以让学生到一些条件不好的学校感受一下,两种对比,刺激强烈。 

除了学校环境氛围的对比,也可以让学生感受一些大城市的生活和贫困地区的生活。比如我带家里的孩子外出旅行,就很少到景点,而是深入各地的民居,感受当地的生活习惯,从南到北,从东到西。别说孩子了,我作为一个了解过一些社会的成年人都会感叹差异的巨大。

两相对比,再加以语言引导,相信孩子们自己也会做出判断,知道自己以后想过哪种生活。

但环境置换实现起来需要与家长合作,如果因为各种原因没有办法合作,作为老师的我们,只能磨破嘴皮,或者换一些方式,来激发学生的欲望了。 

稀缺法则 

之前高老师在《荐书》栏目中推荐的《影响力》一书中,有一章便是讲这条法则,如果有看过的老师,一定会有印象。 

这条法则是这么用的:让学生感受到你的重视是有稀缺性的,获得你的重视,他非常幸运。 

我相信所有的老师都有把学生叫到办公室一对一指导的情况,但是很多老师都是在全班人面前说,小红、小明、小刚下课来我办公室一趟。这样学生就会对一对一指导这种事习以为常,被点名的同学甚至会有些反感——“又要唠叨了,凭什么是我?”

说到这儿,高老师想起了多年前还在读中学的那个夜晚。因为自己物理成绩还不错,有次晚自习下课,在一人回宿舍的路上,遇到了已经等在那里的班主任,他把我叫到一旁,说“等你很久了,怎么才回来。明天的考试一定要加油,尤其是你的物理,不要骄傲、掉以轻心,做完好好检查……”等等,其实也是经常在班里说过的话,但是一想到他专门等在路上要再提醒我一遍,我内心是很感动的。第二天考试,我的物理拿了满分。

这就是稀缺法则很好的案例。

在后来的教学生涯中,我叫学生到办公室,一般都会比较隐秘一些,尽可能的给学生一种我是很重视他,而且我的重视并不是对所有人的这种感觉。学生们往往会对我的“一对一教导”也很重视,接受度很高。

 服务法则

 对于建立充满信任的师生关系很关键的一点就是“忘记管理”,不要老惦记着如何“管理”学生了。

换一种思路来说,教育学生,其实就是在为他们提供一种服务。从服务的角度出发来思考与学生的关系,学生们的需求自然就凸显出来,对症下药,没有搞不定的学生。 

高老师在教学中,就常常把自己当做一个服务者来思考,某个学生到底需要什么,我应该怎么去服务他,对于服务他以及有同样需求的学生,我应该具备哪些知识与能力?包括在与不同性格的学生交流的时候,我应该用哪一种语气?

 终的结果是,学生们都很喜欢我这个老师,曾经教过的一些学生,几年不见,还会在我生日的时候在网上给我发“生日快乐”的祝福。 

要想让学生信任你,听从你的教导,一定要从提供服务,从做他们可靠的朋友开始。

区分法则 

这项法则相信一说大家都明白,就是每一个学生都是不同的,“具体问题具体分析”,同样是不爱学习,但是背后的原因差别也是很大的;同样是考得很差,差的方式也是千差万别的。 

千万不要“头痛医头、脚痛医脚”,如上一条所说,我们是在提供服务,对于不同的学生,一定要有耐心了解清楚情况,对症下药。 

“具体问题具体分析”,这道理似乎浅显易懂,但一到实际工作中,难免会忘了,所以高老师单列一条,以示重视。 

修炼法则

学生不爱学习,有时候也可能是上课实在枯燥无味。而课堂的枯燥,我们不能单单归结于课本内容的无趣,毕竟有些老师真的可以把课堂变得非常有趣、难以抗拒。

修炼自身,应是每一名教师永远不能停息的自我要求。

 而修炼,具体来讲可以是两个方面,一个是专业素养,一个是个人魅力。

 所谓专业素养,即是指对所教课程的理解、把握。我们都遇到过讲课永远只念课本和PPT、备课永远只用教参书的老师,可以想象自己遇到这种老师内心的感受,不可能会喜欢听他的课。当然,这种老师毕竟少数,但是也算是一个反面的提醒:对于自己所教的课程,我们一定要“吃透”课本,并且在课本之外,对该方面有广泛又深入的知识与理解。

 所谓个人魅力,即是指有自己特色,做人做事有风格,而且是让学生喜欢的风格。这就需要自己有开阔的眼界,丰富的知识,言谈有趣,有想法。多读各种书,多旅行,多思考,多了解的外界,让自己的生活充满欢乐,相信你会变得很有魅力,这也是老师们作为一个人,对自己人生的负责吧。 

高老师之前有个同事,教地理几十年的老师,就是一个专业素养极强、又极富个人魅力的老师。他到班里从来不带课本(当然并不是说一定要这样),每一页每一行的字和图都记得清清楚楚,讲课行云流水,对学生的问题了如指掌,对历年的高考题如数家珍,信手拈来。而作为一个有些年纪的老师,却很受学生欢迎,校园里经常流传他上课的风趣语录,以及他充满“高冷范儿”的故事。他所带的班级,哪怕是普通班,地理平均分也能与重点班旗鼓相当。 

这种老师,学生拒绝不了。 

其实相信有些老师已经发现,这几个“法则”其实是有内在联系的统一整体,修炼法则是基本功,区分、服务、稀缺法则则是意识与手段并举,而欲望法则则是对学生的引导。

 

说到底,最核心的观点其实还是老生常谈:努力提升自身,了解学生的想法,与之成为相互信赖的朋友,并循循善诱。


 


CopyRight © 2008-2023 jdb电子平台官网 - JDB电子平台地址大全  负责人:张满户  网管员:姬燕  地址:陕西·杨凌  邮编:712100  陕ICP备05052063  技术支持:贝塔网络